读黄莲士凤山拜黄吾野墓诗感咏

处士声名书画诗,凤山宿草几多时。黄公独拜先生墓,三绝风流七字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后人怀念一位叫黄吾野的隐士。诗人用简单四句话,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人相惜图景。

前两句说黄吾野虽然去世多年("宿草"指坟头长草),但他诗书画三绝的名声依然流传。这里用"凤山宿草"的画面感,暗示时光流逝而艺术不朽。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黄公(可能指诗题中的黄莲士)独自来扫墓,用一首七言诗("七字碑")向这位前辈致敬。这里"三绝风流"既指黄吾野的才华,也暗示范仲淹"三绝碑"的典故,把古今文人的精神传承比作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全诗妙在把扫墓这件普通事,写成两个灵魂的相遇。没有痛哭流涕,而是用"风流""三绝"这样潇洒的词,把追思变成对艺术生命的礼赞。就像我们今天听周杰伦唱《兰亭序》,既是致敬王羲之,也是在延续那种跨越千年的文化心跳。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