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吁嗟刑天雄,独持干戚舞。
岂以头颅斫,乃遂馁其武。
叱咤发于脐,怒目假之乳。
日色忽如病,寒飙冻酷暑;
众宿惊骇逃,譬风中雪雨。
祝融栗南陬,烛龙死北宇。
更谁相临观,两斗帝与汝。
我来忽万载,古姿不能睹。
宇宙无纷纭,循循若柔女;
荡荡苍冥青,渰渰大地俯;
安有毫发踪,存汝狂莽度?
昂首欲四诘,子竟胜与负?
子胜将如何,子负定如许:崩折不周山,方圆尽摧腐。
穷诘不得答,怅立如颓堵。
喧哗百人来,拍手争笑侮:“风发不可疗,亦愚不可喻?
好狗不当衢,子勿碍吾路”。
撇然弃之归,掩泪悲千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刑天》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描绘了刑天这一神话人物的形象及其挑战众神的故事。接下来我将尝试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进行分析:

首句,“吁嗟刑天雄,独持干戚舞。”描述了刑天的英勇形象,他独自挥舞着武器。这里的“干戚”是刑天的武器,表达了他勇猛无比的形象。

第二句到第六句,“岂以头颅斫,乃遂馁其武。叱咤发于脐,怒目假之乳。日色忽如病,寒飙冻酷暑。”描绘了刑天被砍掉头颅后依然威武不屈的形象。尽管他失去了头颅,但他的勇气并没有消失,他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气势。他怒目圆睁,就像发怒的狮子一样威猛。周围的天气也因为他的愤怒而发生变化,日光变得暗淡,天气变得寒冷和炎热交替出现。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刑天挑战众神时的情景。“众宿惊骇逃,譬风中雪雨。”描绘了众神被刑天的勇猛所震撼,纷纷逃离的场景。“祝融栗南陬,烛龙死北宇。”进一步强调了刑天的勇猛,连火神祝融和龙神烛龙都感到害怕。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刑天精神的敬佩和好奇。“我来忽万载,古姿不能睹。”诗人仿佛跨越了时间,来到了刑天的时代,感叹自己无法看到他的英姿。“宇宙无纷纭,循循若柔女。”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宇宙是平静而和谐的,但刑天的故事却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勇敢和坚韧的精神。

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探讨了刑天的精神。“安有毫发踪,存汝狂莽度?”表达了诗人对刑天精神存在程度的质疑和好奇。“子胜将如何,子负定如许。”则是诗人对刑天胜利的期待和他可能的失败的好奇。最后,“穷诘不得答,怅立如颓堵。”表达了诗人对刑天精神的深深敬佩和对他的命运的关切。

最后的几句描绘了人们对待刑天的态度。“撇然弃之归,掩泪悲千古。”人们无法理解他的精神,甚至嘲笑他,但诗人却为他流泪,感叹他的精神被误解和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刑天的英勇形象和他挑战众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刑天精神的敬佩和对其被误解和遗忘的遗憾。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示了刑天精神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