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偕崔劭南、任子贞,出东郊过息鞭亭小饮(庚戌)

残年郊外少游人,独爱梅花水石滨。
薄酒却寒成一醉,积阴为雨计兼旬。
生涯举国愁穷腊,风物漫山得早春。
只有吾徒消领尽,寂寥天地似今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郊游的场景,充满了寂寥中见生机的独特美感。

开篇"残年郊外少游人"点明时值岁末寒冬,郊外冷清无人,但诗人却偏爱在这时候去欣赏水边石旁的梅花。这里用"独爱"二字突出了诗人不随大流的雅趣。

第二联写他们用薄酒御寒,一醉方休,同时注意到连日阴云预示将有一场持续多日的雨。这里把饮酒御寒和观察天气的日常细节写得很有生活气息。

第三联是全诗最有深度的部分。诗人感叹临近腊月,举国上下都在为生计发愁,但放眼山野,却已能看到早春的气息。这种"举国愁"与"漫山春"的对比,既写出了民间疾苦,又暗含希望。

结尾诗人自嘲:大概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能在这寂寥的天地间领略到这份独特的美吧。这个"似今晨"用得巧妙,把一时的寂寥感延伸成了永恒的意境。

整首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冬日郊游,写出了深沉的人生感悟。在岁末的萧瑟中看到早春的生机,在举国的愁苦中找到自己的闲适,这种苦中作乐、于寂寥处见生机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