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开水沙连番界杂作六首
彰化东南境,二十四番藔。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
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龟。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苦相招。不为民之宅,将为贼之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何如听民辟,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法,令彼伏莽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于台湾彰化东南部一片肥沃土地的看法和建议。诗的开头提到这片土地宽广肥沃,气势雄伟,但百年后却因为地形险阻而被遗弃,长满了杂草。作者认为,虽然这里不适合普通百姓居住,但如果完全放弃,可能会成为盗贼的巢穴,带来更大的危害。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不如让百姓来开垦这片土地,同时加强戒备,实施古代的屯田制度。屯田制度是一种将士兵或百姓安置在边疆地区,既耕种土地又保卫国土的政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利用这片土地,还能消除潜在的盗贼威胁,维护地方的安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偏远但肥沃的土地,不能简单地弃之不顾,而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既开发资源,又确保安全。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对于现代的土地开发和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