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给主考官李容斋的奉和之作。全诗通过考试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主考官的敬仰和对自己能参与科举的感恩之情。
首联"偶此蓬山逐队行,十重仙署列严更"用"蓬山"比喻考场,说自己有幸跟随众人进入这神圣的考场。"十重仙署"形容考场戒备森严,暗示科举考试的重要性。
颔联"曾分天上红绫餤,再听人间白雪声"中,"红绫餤"指朝廷赐宴,"白雪声"比喻高雅文章。这两句说作者曾受朝廷恩惠,如今又能聆听考场上的妙文。
颈联"卿月乍看垂照迥,臣心不待饮冰清"用"卿月"比喻主考官,说主考官公正严明,而自己内心本就清白,不需要刻意表现。
尾联"当年得御真多幸,肯向青云一借名"直抒胸臆,说能参加科举考试是莫大荣幸,希望主考官能提携自己。"青云"指仕途高位,表达了作者的抱负。
全诗语言典雅但不晦涩,通过考场环境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既表达了对考官的尊敬,又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是典型的科举应试诗。诗中"蓬山""卿月"等意象的运用,既符合场合又不落俗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