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钱塘净慈寺写古松于壁因题

磨尽一锭两锭墨,扫出千年万年树。月明乌鹊误飞来,踏枝不著空归去。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古松,同时加入了作者的想象和描写,让古松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第一句“磨尽一锭两锭墨”,可以理解为诗人用尽了所有的墨水来描绘这棵古松。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古松的深深倾慕和想要竭尽全力展现其风采的心情。诗人似乎在这句诗中想要传达出对绘画艺术的热情和投入,以及对自己笔下技艺的自信。

第二句“扫出千年万年树”,这里的“扫”可以理解为挥毫落纸的动作,诗人通过笔触展现出一棵历经千年万年的古树。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诗人笔下的古松历史悠久,生命力顽强;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诗人对古松的赞美和对其顽强生命的敬仰。

第三句“月明乌鹊误飞来”,诗人借助想象,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明亮的月光下,乌鹊误打误撞地飞到了古松上。这个场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意境美。

最后一句“踏枝不著空归去”,可以理解为乌鹊在古松的枝头上停留片刻,但并没有停留太久,最后空无一物地离去。这个结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变化,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乌鹊的误飞和离去,也象征着生命中的偶然和变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松和借助想象创造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历史的厚重、生活的趣味以及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使得这些主题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