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瑞麦诗

萋萋禾苗,在彼东阡。
有黍有粟,灵雨膏焉。
益之霢霂,稼滋蕃鲜。
一茎三穗,兹岂偶然。
父老佥曰,我尹仁贤。
尹不自居,功归于天。
和德于上,吾皇惟乾。
臣则坤道,代终无愆。
卓哉令尹,君子谦谦。
我昔持节,宛洛十年。
作人无效,永负鱼鸢。
披彼感愧,旱麓之篇。
安得嘉谷,于仞三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祥和的田园画卷,通过庄稼生长的细节赞美了地方官员的仁德与谦逊。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用生动的田间画面开篇:东边田埂上禾苗茂盛,黍粟作物沾着滋润的雨水,蒙蒙细雨让庄稼更加鲜嫩。特别提到"一茎三穗"的奇观,用庄稼异常丰硕的景象暗喻政通人和。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通过百姓与官员的对话揭示丰收原因。老百姓称赞县令仁德贤明,而县令谦逊地将功劳归于上天,并强调君臣各司其职——皇帝如天般刚健,臣子如地般柔顺。这里用天地乾坤的比喻,展现了理想的政治生态。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诗人联想到自身经历。回忆十年前在宛洛为官时未能教化百姓的遗憾,借《诗经·旱麓》典故表达愧疚。结尾以"三川"(指洛阳)的美好愿景作结,暗含对当下治世的赞美。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象与政治教化自然结合:用庄稼生长隐喻德政成果,以官员谦逊体现儒家理想,最后反衬自身更显真诚。诗中"一茎三穗"的细节、"天地君臣"的比喻,都是理解古代农耕社会"天人感应"思想的好例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