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君《诗旅人生》书稿编成登门索序书此塞责
无限情怀付朗吟,风华一卷将行世。
数十年间雨又风,艰辛从不改初衷。
手中笔记心头感,开出诗花别样红。
创作源泉何处见,远游曾踏神州遍。
万里河山万卷书,风光一一劳裁剪。
缤纷五彩入奚囊,为画为诗自主张。
有时兴发冲天啸,那管新腔与旧腔。
仁者乐山智乐水,君乐于诗亦堪美。
暮年平仄道中行,不比豪门少滋味。
诗成谁和莫生疑,风送莺簧出柳堤。
白首堂前相对笑,知音第一是君妻。
屋顶逍遥今胜古,平台弄个春秋圃。
栽花种菜自陶陶,诗在田园根在土。
城居岁晚若何情,车马声兼雀鸟声。
幸有一桩幽赏处:白云山向眼前横。
说到寻诗天尚早,霜丝队里多同好。
闲来结社共研磨,集集编成非草草。
与君同戴岭南天,问字车来是夙缘。
赠此数言聊作引,溪山领略一程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为陈成志的诗集《诗旅人生》所作的前言。诗中,作者赞美了陈成志对诗歌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通过诗歌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
首先,作者提到陈成志的诗集充满了有趣的故事,尤其是他在广州(“五羊”是广州的别称)的经历。陈成志将自己的无限情感融入到诗歌中,即将出版的诗集展现了他的才华与风采。
接着,作者回顾了陈成志几十年来的风雨人生,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改变对诗歌的初衷。陈成志通过笔记记录心中的感受,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歌,如同盛开的花朵般鲜艳动人。
作者还提到,陈成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的经历。他走遍万里河山,如同阅读万卷书,将所见所闻的风光一一剪裁,融入诗歌之中。无论是绘画还是写诗,陈成志都有自己的主张,有时兴之所至,甚至会放声高歌,不拘泥于新腔旧调。
接下来,作者引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语,赞美陈成志以诗歌为乐的精神。即便到了晚年,陈成志依然在诗歌的道路上行走,享受着与豪门贵族不同的生活滋味。
作者还提到,陈成志的诗歌有人欣赏,尤其是他的妻子,是他最知音的人。两人白首相对,笑容满面,生活充满温馨与幸福。
在生活方面,陈成志喜欢在屋顶平台种植花草蔬菜,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尽管生活在城市,车马喧嚣,但他仍有幸能欣赏到远处的白云山,这让他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幽静与美好。
最后,作者提到陈成志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结社切磋诗歌,不断编撰诗集,展现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与认真态度。作者与陈成志同处岭南,因诗结缘,赠予这些话语作为诗集的前言,希望读者能先领略诗中的山水风光,感受陈成志的诗歌世界。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赞美陈成志的诗旅人生,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通过诗歌表达生活感悟的独特方式。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歌的赞美,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