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红叶的闲适画面,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实景:红叶不够浓艳灿烂,反而显得稀疏零落,诗人带着酒去赏叶,醉到需要人搀扶。这里用"萧疏"形容红叶,打破了人们对红叶绚丽的常规想象,反而有种清淡的美感。"携酒相看"的举动,展现出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展开联想:诗人希望眼前的秋景能像武陵(桃花源所在地)三月的暮春景色,让桃花一直红到隐士的茅屋前。这里用桃花源的典故,暗示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野人庐"指代隐士的住所,透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比秋叶与春桃,将眼前的萧疏秋景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联系起来,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超脱世俗的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