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庵登楼望太湖

野寺人天外,危楼烟雨中。三山凭槛接,一水挂帆通。

浪迹俱成幻,浮生并悟空。壮游浑已倦,徒自愧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妙华庵远眺太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的壮阔反衬人生的渺小与虚幻。

前四句写景:野外的寺庙仿佛悬在天地之外,高耸的楼阁笼罩在烟雨之中。站在栏杆边,远处的三座山似乎触手可及,湖面上帆船沿着水道往来穿梭。这里用"人天外""烟雨中"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而"接""通"二字让静止的山水有了动态的生命力。

后四句抒情: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突然觉得人生奔波就像浪花般虚幻,所有追求都像泡沫般空无意义。曾经满怀壮志的游历如今只感到疲倦,面对浩荡湖风,反而生出无力感。这里的"幻""空"是佛教用语,但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湖山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自然引出这种感悟。

全诗妙在写景与悟道浑然一体:烟雨楼台是实景,也是心境写照;湖山壮阔让人心胸开阔,同时也反衬个体渺小。最后"愧长风"的感叹尤为动人,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历经沧桑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坦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