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 其二

乞还初服返巾车,为欲名山补读书。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传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首句“乞还初服返巾车”,诗人希望脱下官服,回到田园,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里的“返巾车”指的是回归平民百姓的日常。

接下来,“为欲名山补读书”,诗人渴望在山水之间继续学习,充实自己。名山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垂柳当门陶令宅,浣花临水杜陵居”,这两句借用陶渊明和杜甫的典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居所。陶渊明以隐居田园闻名,杜甫则以忧国忧民著称。诗人希望自己的住所像陶渊明那样被垂柳环绕,像杜甫那样临水而居,享受自然的美好。

“千竿竹翠抽新笋,半亩苔阴摘晚蔬”,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翠竹抽新笋,苔藓覆盖的土地上采摘蔬菜。这些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

最后两句“寄语南阳诸父老,使君无事自携锄”,诗人寄语家乡的父老乡亲,说自己将放下官务,亲自下田劳作。这里的“使君”是诗人自指,表示他愿意放下身份,回归田园,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情感和愿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