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虎丘山从猛虎盘踞之地到佛教圣地的转变,展现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禅意图景。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过去这里是猛虎眈眈的险地,如今已成佛门圣地。通过"虎"与"佛"的意象转换,暗示了地方气质的蜕变。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山中景致:寒云笼罩着寺庙,宝剑(传说虎丘下有宝剑)静静沉在深潭。藤萝垂挂的小径幽静宜人,高僧修禅的庵堂被白雪环绕。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云寒""雪闭"的静态美,又有"萝垂径"的灵动感。

最后两句突然拉开视野:从幽静的山林转到繁华的苏州城。十万户人家的屋瓦如烟波般向西南延伸,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远近景的切换,让人感受到闹市与净土的和谐共存。

全诗通过时空转换和视角变化,将历史传说、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在简练的文字中传递出苏州特有的"半城山水半城佛"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岁月变迁中那份永恒的宁静之美。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