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和细节展现人物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冯生宁愿待在田里也不愿离开,而陈侯却愿意从湖海远道而来。这里暗示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安于现状与主动探索。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生活环境:家里虽然只有四面墙,但堆满诗书(精神富足);城外蒲柳茂盛(自然宁静)。骑着马悠闲上下山,鱼儿从容游动(自由无拘束)。这些画面传递出远离喧嚣的惬意。
最后两句点出城市与自然的距离:市桥尘土飞扬(世俗繁忙),而这里晚雨潇潇(宁静清新),形成强烈反差。"殊未回"三字暗示诗人沉浸在这种生活中不愿返回尘世。
全诗核心是赞美简朴生活中蕴含的精神自由,通过自然意象与城市对比,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逃离压力、回归自然的永恒主题。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