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颍州兄

川陆一千里,炎凉六十旬。
意通书信少,思入梦魂频。
身外宦情薄,眼前人事新。
祝兄无见念,忧道不忧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人生感悟,语言朴实却充满真情实感。

首联"川陆一千里,炎凉六十旬"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开篇:兄弟相隔千里远,已经整整六十天(两个月)没见面了。这里的"炎凉"既指季节变化,也暗含世态炎凉的意味。

颔联"意通书信少,思入梦魂频"道出思念之情:虽然心意相通,但书信往来很少;因为太想念,反而经常在梦里相见。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就像现代人虽然通讯发达,但真正交心的联系反而变少。

颈联"身外宦情薄,眼前人事新"转向人生感悟:诗人对做官没什么兴趣,觉得身边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这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尾联"祝兄无见念,忧道不忧贫"是最动人的部分:诗人让哥哥不要挂念自己,说他只关心人生正道,不在乎贫穷。这既是对兄长的宽慰,也展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日常语言表达深刻情感,没有华丽辞藻却感人至深 2. 写出了兄弟间"心有灵犀"的默契 3. 传递了"重道义轻物质"的价值观 4. 时空转换自然,从思念切入到人生感悟,过渡流畅

这种跨越千年的手足之情和人生智慧,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共鸣。特别是最后两句,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追求道义胜过追求富贵。

祖无择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