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个人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借用刘宜之司户的山谷后山诗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拾遣诗视孔子道”,诗人似乎在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将其与孔子的教导相提并论。他认为诗歌可以传达人的情感和思想,类似于孔子的教导对人的影响。

“豫章配孟颜后山”,这里的豫章可能指一种树,代表坚硬和稳固的品质。诗人将其与孟子和后山相配,暗示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是稳固而有深度的。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诗人在此表明自己的诗歌与其他作品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度,就像豹子身上独特的斑纹一样。他认为自己的作品独树一帜。

“我修直笔公万世”,诗人表示他要用笔公正地记录历史,评价事物,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学的见解和态度。他批评了那些甘于嘲笑和鄙视的人,赞赏了杜甫和陈师道的作品和才华。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感叹诗歌的魔力能够排除万难,让他坚持不懈地创作。

接下来,“刘郎食饱嗜昌歜”,这里的刘郎可能是指刘宜之司户。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欣赏和友情,对他编诗的行为表示赞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痴迷和热爱,希望能够与刘宜之共同创作和交流。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对诗歌的共同热爱成为了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动力之一。此外,“编诗更著顾痴笔”中的顾痴可能是诗人的自称,表示自己虽然痴于诗歌但用心良善。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诗歌的热爱之情。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愿意为诗歌付出一切的精神和决心。“忽云身后无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可能不被后世理解的担忧和感慨。“此诗百变无邪心”则表达了他对于诗歌的纯粹和真诚之心。“候虫时鸟足感耳”这句诗中的候虫和时鸟代表着自然界中的生物和时光流转的痕迹。诗人通过它们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时间的感慨和思考。“我思正在南风琴”则表达了他对于远方和未来的向往和期待。“谁能首涂追四始”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以经夹毂骚驾轨”则表达了他对于创新和超越的渴望和努力。“意所不快鞭曹刘”这句诗中的曹刘可能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曹操和刘备,表达了对于优秀人物失败的遗憾之情。“此时折汝一寸箠”则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批评之意。“长安市上逢联璧”表达了对于未来重逢的美好期望。“人持一箭与我直”则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刘宜之的期望和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创作梦想并与其共度时光的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特征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强调了友情和文学之间的纽带以及人生旅途中的美好愿景和挑战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展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