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农妇的装扮和劳动场景:农妇们梳着高高的发髻,插着银钗,头上披着轻纱,在谷口一起种植棉花("吉贝花"是棉花的古称)。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农妇们勤劳美丽的形象。
后两句写农夫的期盼和农妇的欢乐:丈夫在田间劳作,盼望着妻子送早饭来;而妻子们唱着山歌,从青翠的山坡上欢快地走下来。这两句生动表现了夫妻间的温情和劳动的快乐。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农村生活的和谐美好,既表现了农妇的勤劳美丽,又展现了夫妻间的恩爱。特别是最后"唱歌遥下碧峰斜"一句,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欢快的山歌,看到农妇们从山坡走下的身影,充满画面感和音乐美。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