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首句“青山复何在”,诗人似乎在寻找远处的青山,但青山却不在眼前,暗示了一种对美好景色的渴望和追寻。第二句“烟雨晦平陆”,描述了眼前的景象被烟雨笼罩,大地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宁静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新、宁静环境的喜爱。
第三句“待得晚秋晴”,诗人期待着晚秋时节的晴朗天气,暗示了一种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最后一句“徙倚阑干曲”,诗人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欣赏风景,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未来时光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新淡雅,语言简洁明了,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非常适合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平静。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