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其三

坐断维摩方丈,发露阎罗地狱。
千古万古黑漫漫,剑树刀山转辘辘(踞方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非常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一个充满压迫感的黑暗世界。

前两句"坐断维摩方丈,发露阎罗地狱"形成强烈对比:维摩是佛教中代表智慧的大菩萨,他的方丈本该是清净之地,却被"坐断"(强行占据);阎罗地狱的恐怖景象反而被"发露"(完全暴露)。这暗示着善恶颠倒、正道被压制的混乱局面。

后两句用"千古万古黑漫漫"强调黑暗的永恒性,而"剑树刀山转辘辘"这个动态描写(转辘辘是转动的拟声词),让地狱的酷刑工具仿佛活了过来,永远在运转折磨众生。最后"踞方丈"三字点明: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个霸占着方丈之位的恶势力。

全诗最震撼的是将宗教意象现实化:把抽象的"黑暗时代"具象成永远转动着刑具的地狱,把权力腐败比喻成玷污佛堂的恶徒。即使不懂佛教典故的人,也能感受到诗中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以及对恶势力强烈的控诉。

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