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述六章 其五

金风横汉夜䫸颾,耳听哀蛩遍野号。欲界挥魔求慧剑,谳堂卖罪仗钱刀。

弥天已怨铜山臭,彻地难瞒玉镜高。扼险荡夷须有术,待师鬼谷习龙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不公与腐败的社会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

首联"金风横汉夜䫸颾,耳听哀蛩遍野号"用秋风萧瑟、蟋蟀哀鸣的景象,营造出凄凉压抑的氛围,暗示社会动荡不安。

颔联"欲界挥魔求慧剑,谳堂卖罪仗钱刀"直接揭露社会黑暗:人们想用智慧之剑斩妖除魔,但审判场所却成了用金钱买卖罪责的地方,司法腐败可见一斑。

颈联"弥天已怨铜山臭,彻地难瞒玉镜高"说铜钱的铜臭味已经引起公愤,但再隐蔽的罪恶也逃不过明镜高悬的审判,表达了对贪腐的痛恨和对正义的信念。

尾联"扼险荡夷须有术,待师鬼谷习龙韬"表明诗人决心学习古代军事家鬼谷子的谋略,用智慧和策略来扫除社会弊端,展现了对改变现状的积极态度。

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既批判了社会黑暗,又展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诗中"慧剑"与"钱刀"、"铜山臭"与"玉镜高"的对比尤其精彩,让读者在感受到社会不公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愤懑与追求。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