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词①

东村牛祸秋不熟,别向村西买黄犊。
买成抱上蹇驴骑,驴尾稀如翁鬓秃。
驴今驮翁复驮畜,步步施鞭毋乃酷。
人情厚薄从古然,或加诸膝或坠渊。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名为《抱犊词》的诗词,内容充满了农村生活的场景和人们的情感。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东村牛祸秋不熟”,这句话描述了东村因为缺乏牛(可能是疾病或丢失等原因)而无法在秋天进行耕种,导致农作物无法成熟。

2. “别向村西买黄犊”,因为缺少牛,人们不得不从村西购买小牛犊来帮助农活。这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但又必须接受并寻找解决办法。

3. “买成抱上蹇驴骑,驴尾稀如翁鬓秃”,人们抱着新买的牛犊,骑着跛脚的驴去农田耕作。这里用“驴尾稀如翁鬓秃”形象地描绘了驴的老态和瘦弱,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辛。

4. “驴今驮翁复驮畜”,这句诗描绘了驴同时承载着老人和牛犊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辛勤的劳动。同时,这也体现了农民的坚韧精神和对生活的责任感。

5. “步步施鞭毋乃酷”,这句诗描绘了农民鞭策驴子的情景,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残酷。因为如果不鞭策,驴子可能走得更慢,无法完成农活;但如果鞭策过度,又可能让驴子受伤。这里的“酷”字,既是对农民劳动艰苦的描绘,也是对农村生活现实的揭示。

6. “人情厚薄从古然,或加诸膝或坠渊”,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人情的冷暖。在农村社会,人们的待遇往往因人际关系的不同而有天壤之别。一些人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受到优待(“加诸膝”),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为人际关系不佳而遭遇困境(“坠渊”)。

总的来说,《抱犊词》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和人们的情感,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坚韧和对生活的责任感,同时也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人情的冷暖。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精髓和魅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