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并记) 碧鸡

翠碧笙簧羽与声,有时离合不留情。
清多本是仙家物,长向秋风独自鸣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碧鸡在仙人洞中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首先,“翠碧笙簧羽与声”描绘了碧鸡羽毛的鲜艳和鸣叫的悦耳,仿佛笙簧般动听。这里用“翠碧”形容羽毛的颜色,鲜艳而富有生机,而“笙簧”则比喻鸣声的和谐美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碧鸡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它的内在灵性。

接着,“有时离合不留情”表达了碧鸡鸣叫的不可捉摸和无情。这里的“有时离合”指的是鸣叫的时断时续,而“不留情”则暗示了它的鸣叫并不为外界的情绪所动,是自然而然的。这一句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仿佛碧鸡是仙家的化身,不为世俗所扰。

然后,“清多本是仙家物”直接点明了碧鸡的仙家身份。这里的“清多”指的是碧鸡的清高和超凡脱俗,而“仙家物”则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这一句揭示了碧鸡的非凡本质,暗示了它不属于尘世。

最后,“长向秋风独自鸣”描绘了碧鸡在秋风中的孤独鸣叫。这里的“长向”意味着碧鸡的鸣叫是持续的,而“独自鸣”则强调了它的孤独。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也传达了一种孤高自傲的情感,仿佛碧鸡在秋风中的鸣叫是对自身命运的宣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碧鸡的羽毛、鸣叫和孤独,表达了仙家的超凡脱俗和孤高自傲。它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和美感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