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

寒爱春来暑爱秋,水长山远白人头。
天时自有清凉日,霁月如银独上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在不同季节的微妙心境,以及面对自然时的豁达情怀。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人对季节的偏好:冬天寒冷时盼春天,夏天炎热时又盼秋天,这种矛盾心理就像流水般绵长的愁绪,让人不知不觉白了头发。这里用"水长山远"形容时间流逝的漫长感,"白人头"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岁月对人的影响。

后两句笔锋一转,表达超脱的态度:大自然本来就有四季轮转的规律(天时自有清凉日),不必过分焦虑。最后用"霁月如银独上楼"的画面收尾——雨过天晴后,皎洁的月光像白银般洒落,诗人独自登楼赏月。这个场景既带着孤独感,又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从容。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既理解人间烦恼,又能超越烦恼"的智慧。诗人把人生比作四季轮转,告诉我们不必执着于一时的困境,就像再闷热的夏天终会迎来凉爽的秋天。最后那个独对明月的画面,特别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在忙碌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安静时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