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雁一首

秋落衡阳月,春鸣塞上霜。
往来年岁改,南北海天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雁的迁徙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感,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用"秋落"和"春鸣"两个动作,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大雁随季节迁徙的画面。衡阳温暖的月光和塞外寒冷的白霜形成鲜明对比,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跨越南北的壮阔景象。

后两句把镜头拉远,用"年岁改"和"海天长"点出更深层的感悟。大雁年复一年地往返,就像我们的人生在不断变化,而天地却永恒不变。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在浩瀚时空面前,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全诗妙在借物抒情,通过描写大雁这个会"看日历"的候鸟,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没有直接说愁,但南北奔波的疲惫感、岁月流逝的无奈感都藏在字里行间,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就像我们看着天空飞过的大雁,突然意识到又是一年过去的那种淡淡惆怅。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