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赏梅分韵得观字

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芳魂久嫁逋仙去,怨云恨雨迷孤山。
憔悴独醒者,纳交惟芷兰。
江南穷诗人,鄙哉弟山礬。
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或比之粉面之何郎、玉肌之阿环。
梅花酷怕渠点涴,所以未破冰雪颜。
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閒。
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逆知梅意同我意,诗人合作如是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孤傲清高的钦佩之情。

首先,诗人描绘了梅花的形象:老梅虽然历经风霜,但它的铁骨依然挺立,傲视寒冬。它的枝条虽然被冻得枯萎,但依然顽强地开出几朵花,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的气息虽然微弱,但已经悄悄来临。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梅花的高洁。他提到羌笛的哀愁和公子的华丽,但这些都无法与梅花相提并论。梅花的精神早已超越世俗的繁华,它的芳魂早已与古人相伴,孤傲地守护着山野。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梅花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梅花不愿意与世俗的浮华同流合污,宁愿选择隐居在竹篱茅舍之中,保持自己的清雅与闲适。与其追求功名利禄,梅花更愿意在自然中收敛自己的芬芳,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最后,诗人提出,梅花的选择与自己的心境是一致的。他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像梅花一样,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而不是随波逐流,追逐世俗的荣华富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孤傲清高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保持自我、追求高洁的理想。

赵必象

赵必象字玉渊,东莞人。生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年五十岁。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与父崇同登进士。初任高要尉,摄四会令,再任南康丞文天祥开府惠州,辟摄惠州军事判官。入元,隐居温塘村。工诗,体格清劲,有复瓿集六卷,为诗二卷,长短句一卷,杂文二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