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①菩萨故事成古诗一首仰惟经世之外深入佛海而某欲托辞以寄款款适获此事发寤于心似非偶然者独②荒陋不足以侈此殊庆耳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佪。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
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
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馀事文章亦三昧。
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写给一位知府大人的生日贺诗,但巧妙地将世俗庆贺与佛教思想结合,显得别具一格。

前四句用天文星象开篇:岁星(木星)光芒未露,昴星(二十八宿之一)也收敛光芒——这其实是反衬写法,暗示有大人物降生。麒麟、鸑鷟(两种祥瑞之鸟)簇拥着善怀菩萨转世而来,把寿星比作菩萨化身。

中间八句点明贺寿主题:先说这位"仙公"(指知府)的风流气度是前世注定,如今托生在高门大族再续福缘。接着用佛教典故——"买香趁浴"出自《法华经》,比喻寿星就像菩萨现世,让愚昧众生醒悟。"金粟如来""释迦亲送"等佛教典故都在强调寿星是佛菩萨转世。

后六句升华主题:说寿星作为地方官(宰官)弘扬佛法,文章写作也深得禅意(三昧)。最后两句最妙:世间有什么能真正为寿星祝寿呢?其实他的生命本就如金刚不坏之身——既符合佛教"金刚不坏身"的教义,又暗含"长寿"的祝福。

全诗特色在于:
1. 把生日贺诗写成"菩萨转世记",突破常规庆贺套路
2. 大量运用佛教典故却不着痕迹,比如"买香趁浴"出自《法华经》"穷子喻"
3. 最后落脚到"金刚不坏",既符合佛教思想,又巧妙呼应祝寿主题

这种将官场应酬与佛教哲学融合的写法,展现了宋代文人既入世又出世的独特精神世界。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