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前翰林待诏王敬傲(题拟)

幽兰绿水耿清音,叹息先生枉用心。
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苦沾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王敬傲的文人,他曾担任过翰林待诏(一种为皇帝起草文书的官职)。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王敬傲怀才不遇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前两句"幽兰绿水耿清音,叹息先生枉用心"用幽兰和绿水比喻王敬傲高洁的品格和才华。"耿清音"形容他正直的言论,但这样的人才却得不到重用,只能让人叹息他白费心血。

后两句"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苦沾襟"直接点出主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真正重视过像古人那样的高尚品德呢?既然世道如此,又何必在人前伤心落泪呢?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包含了对友人的劝慰。

整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用幽兰绿水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污浊;用"好古"的理想,对比"世道"的残酷。诗人没有直接批评社会,而是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也抒发了自己的愤懑。最后一句"何必苦沾襟"看似劝解,实则包含着更深的无奈,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现实时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