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乘船前往苕溪的旅途中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霜冷信冬晴”,点明了时令和天气。冬天的霜寒让人感受到季节的严酷,但“信冬晴”又带来了一丝希望,暗示天气晴朗,适合出行。接下来,“苕溪半日程”则告诉读者,这次旅途并不遥远,只需半天的路程,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正篷辞月色,攲枕受松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船上的情景。船篷挡住了月光,诗人躺在船上,耳边传来松林的声音。这里的“辞月色”和“受松声”形成对比,月光被船篷阻隔,但松声却不受阻碍,直接传入耳中,仿佛大自然在与诗人对话。这种宁静的氛围,让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
“渔隐前时约,山讴古样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回忆起曾经与渔人约定的隐居生活,山中的歌声也让他感受到古老的情怀。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与后文的“朝市客”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料应朝市客,笑我独为清”是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他想象那些在繁华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可能会嘲笑他独自追求清静的生活。但诗人并不在意,他选择了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它让读者感受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依然是可以追寻的。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