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养蚕人家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正是吴蚕出火时,交交窗外一禽啼"点明了时节——春蚕结茧的关键时期。诗人用"出火"这个形象的说法,暗示蚕房里需要保持温暖。窗外传来鸟儿清脆的啼叫,以动衬静,更显出蚕农的忙碌。
后两句"溪西有叶高难采,遥见青裙上竹梯"转入特写镜头:溪水西边的桑树长得太高,采叶困难。远远望去,只见穿着青色裙子的采桑女正爬上竹梯采叶。一个"遥"字拉开距离,让画面更有层次感;"青裙"与绿桑叶相映成趣,色彩明快。
全诗短短四句,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小视频:有声音(鸟啼)、有动作(爬梯)、有色彩(青裙),生动记录了江南蚕乡的日常劳作场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劳动场景的细腻观察,自然流露出对勤劳蚕农的赞美之情。
何应龙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事见本集。何应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