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疫龙泓洞观贾似道题名
君不见诸天佛国空中开,崖壁积翠横飞来。
蟠根拗怒蛟螭动,芒鞋衲子行苍苔。
瘴雨炎蒸逼胸臆,到此顿疑清虚国。
石像碑版极天工,驻足空嗟象教力。
攀萝附葛穷冥搜,草木鳞鬣皆苍虬。
以火烛壁驱昏黑,前贤手泽森银钩。
沈沈宝宫蹑足近,吐云吞雨石根润。
谽谺或带蜃涎腥,手摩石骨认题名。
就中突兀贾相笔,枯墨槎枒芒角撑。
咸淳相公亦名士,邀功独乞河南字。
造化偏遣为奸雄,身后物议知孰是。
流风谁记半闲堂,残山剩水费平章。
连栋飞甍已焦土,过客须讶存灵光。
四壁残题山雨渗,百年薰燎剥蚀甚。
世间显晦岂由人,微物固知天所靳。
元宋清明不记年,苍藤老树全其天。
买山欲卜无青钱,惟听春淙石乳声涓涓,晨钟暮鼓呼饭猿。
蟠根拗怒蛟螭动,芒鞋衲子行苍苔。
瘴雨炎蒸逼胸臆,到此顿疑清虚国。
石像碑版极天工,驻足空嗟象教力。
攀萝附葛穷冥搜,草木鳞鬣皆苍虬。
以火烛壁驱昏黑,前贤手泽森银钩。
沈沈宝宫蹑足近,吐云吞雨石根润。
谽谺或带蜃涎腥,手摩石骨认题名。
就中突兀贾相笔,枯墨槎枒芒角撑。
咸淳相公亦名士,邀功独乞河南字。
造化偏遣为奸雄,身后物议知孰是。
流风谁记半闲堂,残山剩水费平章。
连栋飞甍已焦土,过客须讶存灵光。
四壁残题山雨渗,百年薰燎剥蚀甚。
世间显晦岂由人,微物固知天所靳。
元宋清明不记年,苍藤老树全其天。
买山欲卜无青钱,惟听春淙石乳声涓涓,晨钟暮鼓呼饭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龙泓洞的经历,并通过洞中的石像、碑文等历史遗迹,引发了对历史人物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龙泓洞的自然美景。诗人仿佛看到天空中的佛国景象,崖壁上翠绿的植被仿佛在空中飘动。洞内的石头如同龙的根部,形状扭曲,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感。诗人穿着草鞋,沿着长满青苔的石壁行走,感受到了一种清新的空气。
然而,洞内的气候却是炎热潮湿,仿佛置身于一个炎热的夏日。尽管如此,诗人在洞内仍看到了精美的石像和碑文,这些古代匠人的艺术作品让诗人感叹不已。在攀登过程中,诗人用火把照亮洞壁,仔细观察洞壁上的文字和图案,每一道刻痕都显得格外清晰。
洞中有一间宝宫,空气湿润,仿佛能够吞吐云雨。洞穴间还带有淡淡的腥味,这可能是因为靠近海边,感受到海雾的影响。诗人用手抚摸着石壁,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字迹,其中特别注意到了贾似道的题名。贾似道是南宋时期的丞相,他的题名在众多名字中显得格外突出,虽然他的笔迹已经变得枯萎,但依然清晰可见。诗人在诗中提到,贾似道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功绩,但他的背后却充满了争议,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诗人感叹,龙泓洞中的种种遗迹,就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而这些见证者如今也面临着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破坏。龙泓洞中的建筑已经化为焦土,洞壁上的题名也逐渐模糊不清。诗人提醒后来的访客,虽然龙泓洞中的景象不再如初,但它的美丽和历史意义依然存在。
诗人表示龙泓洞中的景象如同历史的缩影,虽历经沧桑,但其独特的魅力依然不减。尽管人生沉浮不定,但历史遗迹却能长久地保持其风貌。诗人最后提到,想要买下龙泓洞附近的山地,但没有足够的钱,只能静静地听那来自洞内的泉水声和钟声。
整首诗通过对龙泓洞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充满了一种感慨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