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登单于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单于台后所见的边塞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愁绪。
首句“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诗人表达了自己登上高台远望后,反而感到更加忧愁。这里的“悔”字暗示了诗人原本期待看到美好的景象,结果却事与愿违。
接下来,“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环境。道路蜿蜒通向葱岭,河水则背离玉门关流去。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和孤寂。
“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诗人转而描写军队的日常生活。马匹散落在沙地上休息,士兵们则悠闲地倚靠在戍楼上。这种闲适的场景与边塞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战事暂时停歇,但诗人内心的愁绪并未因此消散。
最后,“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诗人以夕阳和号角声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作为旅人的孤独和苍老。残阳下的号角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而诗人头上的白发,则是岁月和愁绪的见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愁绪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都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边塞特有的孤寂和苍凉。
李士元
生平不详。一说其曾为僧,后还俗。《全唐诗》存李士元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