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隐院曲竹

直节棱棱是此君,耳孙却以曲为名。
首阳山下知难种,祇可斜封向管城(《咸淳临安志》卷八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竹子,实则暗含深意。前两句用拟人手法说竹子本该是正直的"君子"(直节棱棱),但它的后代(耳孙)却以弯曲的姿态出名,暗示正直的人反而生出圆滑的后代。后两句用典故对比:伯夷叔齐宁死不屈的首阳山(象征气节)种不了这种弯曲的竹子,它们只配斜插在笔筒(管城)里当摆设。全诗通过"直竹生曲枝"的自然现象,讽刺当时社会上正直品格难以传承,圆滑处世反而盛行的风气。最妙的是把竹子拟人化,让读者从植物特性中看到人性变迁,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既生动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