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给事知洪州

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台最上流。
捧诏暂辞青锁闼,携家便汎木兰舟。
褰帷听讼民谣洽,解榻延宾主礼优。
只恐徵黄在朝暮,西山灵药未容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级官员(董给事)调任洪州(今南昌)时的场景和心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仕途生活和地方治理的理想状态。

前四句写调任过程:
用"豫章南国一都会"点明洪州是南方大都市,"夕拜东台最上流"说明董给事原是中央高官。"捧诏暂辞"说他恭敬地接受调令离开京城,"携家便汎"显示他带着家人乘船赴任的从容。这里用"木兰舟"这个优雅的意象,暗示官员虽被外放但心态平和。

中间四句写治理理想:
"褰帷听讼"用掀开车帘听百姓诉讼的细节,表现他亲民理政;"民谣洽"说百姓传颂他的政绩。"解榻延宾"用放下坐榻招待宾客的典故,显示他礼贤下士。这两句勾勒出一个勤政爱民、尊重人才的地方官形象。

结尾两句暗含深意:
表面说"只怕朝廷很快又要召你回京",实际是委婉称赞他治理能力出众,连西山的神仙丹药都来不及求取。用"灵药"这个修仙意象,既符合洪州西山(道教圣地)的地域特色,又暗喻地方治理的"灵丹妙药"。

全诗通过赴任场景、理政画面和巧妙结尾,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同时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语言上善用典故但不觉晦涩,如"木兰舟""解榻"都是化用常见典故,既显文采又不失通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