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沈约宋书后

门外常停贵客车,一生瓶钵托京华。
黑衣宰相人閒少,著论翻教毁释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背后隐藏着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

首句“门外常停贵客车”,描绘了一个看似风光的情景:主人公的门外经常停着达官贵人的车马,暗示他可能身处高位,或是备受尊崇。然而,第二句“一生瓶钵托京华”却揭示了另一种真相:主人公一生的生活其实依赖于京城的繁华,甚至可能只是靠一些微不足道的瓶瓶罐罐(象征小恩小惠)来维持表面的风光。这与首句的“贵客车”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他的地位或许并不稳固,甚至有些虚假。

第三句“黑衣宰相人閒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讽刺。“黑衣宰相”通常指在幕后操纵权势的人,但这里却说“人閒少”,意味着真正有才德、有实力的人其实很少。最后一句“著论翻教毁释迦”更是点睛之笔:主人公或许通过著书立说来宣扬某种思想,但事实上却是在歪曲甚至毁灭佛教的教义(释迦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这不仅是对主人公的批判,更是对那些利用权势和话语权来误导他人的行为的揭露。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一个人表面风光背后的虚伪和空洞,同时也批判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地位、甚至误导他人的社会现象。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和尊重来自内在的修养和正直的行为,而非外在的虚名和权势。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