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闻雁有感

涏涏社燕尾,嗈嗈霜雁声。
两物巧相避,寸阴不得停。
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
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秋天听到大雁南飞时的孤独感受。诗人用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燕子和秋天的大雁放在一起写,形成鲜明对照。

开篇写春天燕子尾巴分叉的样子("涏涏社燕尾")和秋天大雁的鸣叫声("嗈嗈霜雁声"),说这两种候鸟很巧妙地避开彼此,时光流逝从不停歇。这里用候鸟来暗示时间的飞逝。

接着诗人说自己客居此地时,春天燕子还没回来,转眼却看到大雁南飞。这种季节变换让他突然意识到:我这个在外漂泊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季节的变化真是让人心惊啊。

后四句写诗人的孤独处境:他夜里弹着长剑唱歌("哀歌抚长铗"),对着昏暗的油灯("独夜羞短檠")感到羞愧。想到别人家里温暖的巢穴,再看看天上自由飞翔的大雁,更感到自己的漂泊无依。

全诗通过候鸟的来去、季节的变换,生动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独在异乡的孤寂。诗人用燕子筑巢反衬自己无家可归,用大雁南飞暗示自己归家无期,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