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超然送照上人归东吴

萧寺霜晴日初吐,曦光烟翠横深坞。
经行迟立望吴山,气势飞翔争入楚。
山中有客冰雪姿,十年不听吴邦鼓。
忽然曳杖出山去,安禅后夜知何处。
石龛看月莫降龙,栗林暮过应冲虎。
此生聚散等浮云,可怜俯仰成今古。
吴江一色成琉璃,有寺正临江上住。
他年法眼照人天,赠诗记⑴取南州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离开隐居之地、重返尘世的情景,充满禅意与人生感悟。

开篇用清晨的寺庙、霜露、阳光和山色营造出清冷空灵的意境。"曦光烟翠横深坞"这句特别美,像一幅水墨画:晨光中,青翠的山雾横卧在幽深的山谷里。诗人驻足遥望吴山,感觉山势如飞鸟般向楚地延伸,用动态描写让静止的山活了起来。

中间部分聚焦这位"冰雪姿"的高僧,形容他像冰雪般高洁,十年避世修行。如今突然拄着杖出山,让人好奇他深夜打坐时会选择何处。这里用"石龛看月""栗林冲虎"两个画面,既表现修行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修行之路的艰险。

最后转入哲理思考:人生聚散如浮云,转眼物是人非。吴江水面如琉璃般澄澈,江边寺庙静静矗立。诗人期待高僧将来能以佛法智慧普度众生,而这首诗将成为南方佛教传承的见证。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如画的自然景色、超脱的人物形象、深邃的禅理思考。最打动人的是"此生聚散等浮云"这句,把佛教的无常观说得既通透又带着淡淡感伤,让读者在山水描写之外,感受到对生命本质的温柔叩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