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台”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时间的流逝。
诗的开头,“上台意悲伤,下台梦颠倒”,表达了一个人在台上时感到悲伤,而下台后却又陷入混乱的梦境。这里的“台”可以理解为人生舞台或某种处境,暗示了人在不同状态下的情绪波动。作者指出,这种情感的起伏并不是因为“台”的高低变化,而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迷茫,即“心肠自草草”。
接下来,“台下东西水,水绕南北道”,描绘了台下的景象:水流向东西,绕着南北的道路。这里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幻,而“道”则代表了人生的道路。水和道的交织,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最后,“一水一重山,红颜望中老”,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主题。每一道水流、每一重山峦,都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而“红颜望中老”则表达了青春美貌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无奈。作者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人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衰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台”、“水”、“山”等意象,描绘了人在时间和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容易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沈濬
沈浚,德清(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清康熙《德清县志》卷六)。历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为监察御史,未几,出知徽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一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