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子仪东山之什

东隅岭峤纡层出,浓翠春妆日夕佳。
僧老林丘党猿鹿,地灵山泽产龙蛇。
井泉移得天台脉,洞壑时开阆苑花。
可笑篮舆趁斜日,白云回首梵王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先,诗人通过“东隅岭峤纡层出,浓翠春妆日夕佳”这两句,勾勒出一幅山岭连绵、绿意盎然的春日景象。东边的山岭层叠起伏,春天的浓绿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妆容,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景色都格外迷人。

接下来,“僧老林丘党猿鹿,地灵山泽产龙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生灵与神秘。年老的僧人与山林中的猿猴、鹿群和谐共处,仿佛成为了这片自然的一部分。而这片土地似乎孕育着灵性,山中不仅有龙蛇出没,更显得神秘莫测。

然后,“井泉移得天台脉,洞壑时开阆苑花”这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中的泉水与洞穴。这里的井泉仿佛是来自天台的灵脉,清澈而甘甜。而山洞中不时绽放的奇花异草,则如同仙境中的美景,令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阆苑。

最后,“可笑篮舆趁斜日,白云回首梵王家”这两句,诗人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乘坐着小轿,趁着夕阳的余晖在山中漫步,回头望去,白云缭绕间仿佛能看到梵王的家。这里既有一种闲适的自在,又透露出对这片山林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山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向往。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走进那宁静而神秘的山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心灵的宁静。

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