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行

荒莺眠柳千岩春,古篁丛露寒烟新。
废亭水香流晋月,永和苔字摇青发。
空山踏屐怀酒贤,卫娘弟子黄庭仙。
龙爪临波涂侧理,誓墓归来祓春水。
春波委蛇通宛委,若邪溪明缥兰美。
蔷薇洞客百屐来,蕙风吹绿梅梁开。
溪之曲泛流霞杯,五言掾醉玉未颓。
剡溪笺乞十万枚,列坐斗咏飞觥催。
主人风流雅缱绻,高丽蚕纸光银茧。
千秋绝调归草圣,狸毫戏海群鸿展。
我行荒亭日已斜,鸟迹满地纡春蛇。
昭陵玉碗龙夜读,山鬼采漆添灯花。
青山自青人已远,一片孤林被长坂。
澄心塌得定武本,貌出风规意深稳。
草肥真瘦天分寒,骏骨虽存神已损。

现代解析

《兰亭行》是一首充满怀古与抒情色彩的诗,通过对兰亭及其周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荒莺在柳树上沉睡,古老的竹林间露水未干,寒烟袅袅升起。这些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接着,诗人提到了“废亭”,这里曾经是东晋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但晋代的月光似乎依然在流淌,仿佛历史的回声还在耳边。诗中的“永和苔字”指的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字样,这些字迹被苔藓覆盖,却依然在风中摇曳,象征着历史的痕迹永不消逝。

诗人的脚步在空山中穿行,他穿着木屐,怀揣着对古代贤人的思念。这里的“酒贤”指的是那些以酒会友、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诗人想象着他们在兰亭相聚的情景,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其中一员。接着,诗人提到了“卫娘”和“黄庭仙”,这些都是历史上的文人或神仙,象征着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兰亭的自然景色:春水潺潺,溪流蜿蜒,兰花的香气飘荡在空气中。蔷薇洞中的客人穿着木屐前来,春风拂过,绿意盎然,梅梁花开。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意与美好。诗人在溪边饮酒,醉意朦胧,仿佛与古代的文人们共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快乐。

然而,时光无情,诗人站在荒废的兰亭前,感受到岁月的流逝。鸟迹满地,仿佛春天的蛇在蜿蜒爬行,昭陵中的玉碗被龙夜读,山鬼在采漆添灯花。这些意象带有一种神秘与哀愁,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消逝。青山虽然依旧青翠,但曾经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远去,只留下一片孤林和长坂。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澄心塌得定武本”,这是指《兰亭序》的定武本,象征着文化经典的传承。诗人通过这幅字帖,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的风范与智慧。然而,他也意识到,尽管这些文化遗产依然存在,但它们的灵魂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逝。

总的来说,《兰亭行》通过对兰亭及其周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怀古与抒情的结合,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传承与消逝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真挚,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无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