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秋郊野望图
萧萧庭树鸣,嗷嗷雁鸿度。
倾耳尽秋声,秋容邈何处。
呼童携尊罍,缓辔郊原路。
芳菲节已非,凝霜结寒素。
红叶遍山明,朱霞媚烟树。
西风作新凉,披襟野延伫。
云色杂阴晴,山容递回互。
清瑶落远椒,鳞鳞杳东注。
空翠湿人衣,林深失昏曙。
瞩兹秋景佳,畅君泉石慕。
驻马索大觥,雄饮不知数。
暝色带栖鸦,归吟白雪句。
绘作西郊图,超然出尘趣。
倾耳尽秋声,秋容邈何处。
呼童携尊罍,缓辔郊原路。
芳菲节已非,凝霜结寒素。
红叶遍山明,朱霞媚烟树。
西风作新凉,披襟野延伫。
云色杂阴晴,山容递回互。
清瑶落远椒,鳞鳞杳东注。
空翠湿人衣,林深失昏曙。
瞩兹秋景佳,畅君泉石慕。
驻马索大觥,雄饮不知数。
暝色带栖鸦,归吟白雪句。
绘作西郊图,超然出尘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郊外的美丽画卷,充满了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情感。
诗的开头,作者通过“萧萧庭树鸣,嗷嗷雁鸿度”来烘托秋天的氛围。庭院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大雁在天空中飞过,发出悠长的叫声,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他倾听着秋天的声音,却找不到秋天的容貌,暗示了秋天的美丽是难以捉摸的。
接下来,作者带着酒具,骑着马缓缓驶向郊外。此时的季节已经不再是芳菲的春天,而是凝结了寒霜的深秋。山间红叶如火,烟霞映衬着树木,显得格外美丽。西风带来了新的凉意,作者敞开衣襟,站在野地里感受这一切。
诗中还描绘了云彩的变化,时阴时晴,山峦的轮廓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水面波光粼粼。林中的空气湿润,仿佛能沾湿人的衣裳,森林深处已经分不清是黄昏还是黎明。
作者陶醉在这美丽的秋景中,感到自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停下马,大口饮酒,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自由。天色渐暗,乌鸦归巢,作者也吟唱着诗句,准备回家。
最后,作者将这美丽的秋景绘成一幅画,表达了他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作者对自然的向往,读来让人感到宁静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