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让我们一起解读一下:
1. 碓床多沉新涨,牛马不辨两涯:
这两句诗描述了江水上涨的情景。"碓床"是指水车上的机械,"新涨"指的是江水的上涨。诗中说这些碓床都被江水淹没。"牛马不辨两涯"形象地描绘了江水上涨后的景象,水势浩大,以至于牛马都无法分辨出江两岸的界限。这里用"牛马"和"两涯"形成对比,通过牛马的视角,突出了江水的浩大。
2. 遥见一滩白鹭,近前知是浪花:
后两句转而描绘江面上的细节。"遥见一滩白鹭",从远处看,似乎有一片白色的鸟群,其实是浪花翻腾形成的白色浪花。"近前知是浪花",当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其实只是江面上的波浪。这里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通过远处的错觉来突出江水的汹涌,使读者感受到江面的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对江水上涨、江面波浪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同时也寓含着一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用简单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变化无常。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