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钦夫寻梅
寒梅本无心,适与春风期。
孤根擢岁晚,桃李更媢之。
取我碧玉壶,荐此白雪枝。
故人不可寄,耿耿空自奇。
故人隔湘江,独立知者稀。
采香正滋兰,忍饥不食薇。
拿舟许过我,此约不可违。
江南烟雨村,愿与子俱归。
孤根擢岁晚,桃李更媢之。
取我碧玉壶,荐此白雪枝。
故人不可寄,耿耿空自奇。
故人隔湘江,独立知者稀。
采香正滋兰,忍饥不食薇。
拿舟许过我,此约不可违。
江南烟雨村,愿与子俱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孤傲品格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对知音的渴望。
1. 梅花的品格:
* 无心争春,却与春风有约: 梅花本无意争艳,却恰好在春天来临前绽放,展现出一种不刻意追求却自然成趣的美。
* 孤傲独立,不畏严寒: 在寒冷的岁末,梅花独自绽放,与温暖的桃李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 高洁脱俗,如碧玉白雪: 诗人用“碧玉壶”和“白雪枝”来比喻梅花,突出了其纯洁无瑕、超凡脱俗的气质。
2. 对友人的思念:
* 相隔两地,情谊深厚: 诗人与友人相隔湘江,无法相见,只能将思念寄托于梅花,心中充满遗憾和惆怅。
* 志同道合,互为知音: 友人像梅花一样高洁,在世俗中独善其身,诗人视其为难得的知己。
* 期待重逢,共赏美景: 诗人希望友人能乘船来访,一起欣赏江南烟雨中的梅花,共同追求理想的生活。
3. 诗人的情感:
* 孤芳自赏,坚守本心: 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持高洁品格的决心。
* 渴望知音,寻求共鸣: 在孤独中,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理解和支持。
* 向往自由,回归自然: 江南烟雨村象征着诗人向往的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
总结: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品格,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梅花自喻,展现了自己孤傲独立、坚守本心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