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晚菊三首 其一

羁寓穷秋几许清,晚芳犹尔亦何荣。
东篱旧岂论馀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味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
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的一种孤寂与自省的情感。诗中,作者身处异乡,感受到秋天的萧瑟,虽然晚开的菊花依然美丽,但作者却感到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就。他回忆起过去在东篱下的日子,那时或许还能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但如今却感到自己与那些年轻有为的人相比,显得落伍了。

诗中的“气味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表达了作者虽然仍有品味生活的兴致,但在登高望远时,却感到自己无法与那些优秀的年轻人并列。最后,作者以“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来感叹,即使自己有高尚的节操,但世俗的眼光却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就像没有人真正理解屈原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和晚菊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世俗眼光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高尚品格的坚持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