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衡山送张明府还龙门
望衡山,衡山高不极。
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
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
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
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
非但列宿应机衡。
人文往往发休徵。
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
我公早毓衡山秀。
气吞云梦常八九。
探奇欲蒐洪荒前。
文雅直追宋屈后。
登坛一啸雄风来。
化为云雨遍苍垓。
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
回风披拂甘棠树。
昼永鸣琴坐清署。
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
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
不独解推怜赤子。
也能吐握下儒士。
江南二月春和煦。
星轺卑发邮亭路。
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
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
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
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
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
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
非但列宿应机衡。
人文往往发休徵。
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
我公早毓衡山秀。
气吞云梦常八九。
探奇欲蒐洪荒前。
文雅直追宋屈后。
登坛一啸雄风来。
化为云雨遍苍垓。
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
回风披拂甘棠树。
昼永鸣琴坐清署。
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
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
不独解推怜赤子。
也能吐握下儒士。
江南二月春和煦。
星轺卑发邮亭路。
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
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
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对友人张明府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谊。
诗的开篇描绘了衡山的高大与雄伟,山峰众多,泉水遍布,仿佛与天地相连。接着,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祝融峰的高耸入云,以及芙蓉峰和石廪峰的险峻,展现了衡山的非凡气势。衡山不仅自然景观壮丽,还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历史,诗人提到衡山是古人读书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张明府的才华与品格。张明府早年在衡山成长,气度非凡,才华横溢,仿佛能探知远古的奥秘,文采斐然,直追古代的文豪。张明府登坛一呼,风起云涌,他的影响力如同云雨,遍及天下。诗人用“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来形容张明府的影响,他的到来如同春风,催开了桃李,带来了繁荣与希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张明府的思念与祝福。张明府离开后,诗人回忆起他在任时的种种善政,尤其是他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儒士的尊重。诗人用“回风披拂甘棠树”来比喻张明府的仁政,他的善行如同甘棠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最后,诗人以衡山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张明府的思念之情。衡山的云烟和楚地的水波,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思念。诗人用“缄情惟有衡阳雁”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衡阳的雁群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诗人翘首期盼张明府的归来,但龙门天路遥远,思念之情深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衡山的壮丽景色和张明府的才华与仁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衡山的气势与张明府的影响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