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齐山寺

秋浦齐山寺,峰峦楚楚长。
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
雨过闻幽磬,云开见上方。
苔侵石磴滑,花拥洞门香。
禅客探玄切,骚人觅句忙。
汲泉寒井废,观郡古楼荒。
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冈。
碑珉黄阁相,诗板紫薇郎。
踪迹依稀在,文章大半亡。
登临正吟赏,惆怅见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游齐山寺》描绘了作者游览齐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描写了齐山寺的地理环境。寺庙位于秋浦,周围山峰连绵,景色优美。岩石的根部堆积着象征佛教的雁塔,溪流的拐角处架着如同彩虹般的桥梁。这些意象不仅勾勒出寺庙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这里佛法的兴盛和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细节。雨后,寺庙中传来幽远的钟磬声,云雾散开时,可以看到寺庙的上方建筑。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显得光滑,洞门处花香四溢。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神秘,也展现了寺庙历经风雨后的沧桑之美。

诗中还提到,有禅客在探讨玄妙的佛理,诗人们在忙着寻找灵感。这里,诗人通过对禅客和骚人的描写,展现了寺庙不仅是修行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寻找灵感的地方。然而,诗人也提到,寺庙的寒井已经废弃,古楼也荒芜了。这些细节透露出寺庙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落,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

诗的结尾,诗人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象:白鸟在高树上筑巢,孤猿在断崖边哀鸣。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寺庙的孤寂感,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寺庙的碑文和诗板,但遗憾地发现,这些文章大多已经散失。这不仅是对方寺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齐山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美丽与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文化遗失的深深感慨。诗中的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历史的变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