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景明林熙绩赋得折梅寄远

故人别我音尘阙,两见寒梅破香雪。
怅望清飞官阁云,相思梦断罗浮月。
去年花落客辞家,今岁花开天一涯。
水远山长愁不极,思君千里寄梅花。
踟蹰欲折伤离思,折梅旧是看花处。
身似山中瘦影留,魂随马上寒香去。
折梅莫折盛开时,寄君遥寄未开枝。
到时正及花开日,远道悠悠春信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分别后,诗人通过折梅寄远表达思念之情。全诗围绕"折梅"展开,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思念的深度。

开头四句说老朋友分别后音信全无,已经两次看到梅花开放。诗人望着官阁上飘动的云,连做梦都梦不到远方的朋友。这里用"两见寒梅"暗示分别时间之久,用"梦断"强调思念之切。

中间六句写时间流转带来的距离感。去年花落时朋友离家,今年花开时已远在天边。山水阻隔让思念更深,于是想折梅寄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这里"水远山长"与"千里"形成空间上的呼应,突出距离之远。

接下来四句写折梅时的矛盾心理。想折又怕触动离愁,因为这里曾是和朋友一起赏梅的地方。诗人感觉自己像山中梅花的瘦影,灵魂却随着梅香飘向远方。这里用"瘦影"和"寒香"两个意象,把无形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四句是折梅的讲究。诗人特意不折盛开的,而是选择未开的花枝,这样寄到时正好能赶上花开。这个细节既展现了诗人周到的考虑,又暗含"让梅花代替自己陪伴朋友"的深意。"春信迟"三字既指花开需要时间,也暗喻思念需要慢慢传递。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折梅"这个简单动作写得如此细腻。从看梅、想梅到折梅、寄梅,每个步骤都饱含深情。特别是最后关于花期的考虑,让这份思念显得既浪漫又实在,展现了古人"见物思人"的含蓄情感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