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柝

急柝深宵警,羁人梦欲惊。
声传街十二,冷逼夜三更。
入耳风初峭,关心月尚明。
馀音流野外,断续和鸡鸣(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寒柝》这首诗描绘了深夜里打更声带来的孤寂感,通过声音和环境的交织,传递出旅人漂泊在外的愁绪。

前两句写深夜急促的打更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旅人。"急柝"和"深宵"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羁人"点明了主人公的游子身份。三四句用"声传街十二"夸张地表现更声的穿透力,"冷逼夜三更"则通过触觉描写强化了深夜的寒意。

五六句转入细腻的感官描写:刺骨的寒风与清冷的月光,既是实景,也暗喻游子内心的凄凉。最后两句写更声余韵与鸡鸣交织,既点明时间推移至破晓,又以声音的延续暗示愁绪难消。

全诗以声音为主线,将更声、风声、鸡鸣声串联起来,配合"冷""峭""明"等字眼,构成一幅声色交融的寒夜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环境与声音的刻画,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漂泊者深夜独醒的孤寂心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含蓄之美的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