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科举考试结束后写给朋友李士衡的告别之作,充满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和平安乐的景象:西南地区战乱平息("净妖氛"),李士衡作为地方官治理有方("佐郡风流"),连农村的警戒声("刁斗")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弦歌不绝的和谐画面。这里用"弦歌"暗指文化教育兴盛,赞美李士衡的政绩。
后四句转入抒情。作者自称是仰慕李士衡的"识韩客"(用"韩"代指李士衡,表示尊敬),把对方比作掌握文运的"司命"(文曲星)。"忆李"句表达了对过去论文谈艺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写离别的不舍:不知何时能再共饮("樽酒重逢"),但相信以李士衡的才华,无论到哪里("江东何地")都能大展宏图("停云"比喻施展抱负)。
全诗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战乱前后的变化来凸显友人政绩,又用"识韩""司命"等典故含蓄表达敬佩之情,最后以云为喻寄托美好祝愿,展现了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