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宋澥处士之长安》,是送别宋澥去长安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宋澥的品格和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祝福。
首联“簪笏盈门独纫兰,卧龙潜在八龙间”,用簪笏象征富贵权势,而宋澥却选择如兰花般高洁自持,暗喻他潜藏的大才如同卧龙。
颔联“鴒原任说朝贤贵,鹤氅惟称处士闲”,进一步赞美宋澥的闲适自得。即使身穿鹤氅(道士的衣裳),他依然保持着处士的闲适风度,不追求朝中的权贵。
颈联“静按仙经烧大药,狂挨僧壁画遥山”,描述了宋澥的日常生活,他静时研读仙经炼制大药,充满仙气;而他又热爱艺术,对僧壁画作有着狂热的热爱,展现出他的多元才华和个性。
尾联“老郎见作归休计,分取圭峰并掩关”,祝福他在长安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归休之时能享受山水之乐,享受人生的恬淡和闲适。圭峰是长安附近的名山,这里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归宿。掩关则代表着一种避世、隐居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宋澥的高洁品格、潜藏的大才、多元才华和个性,并祝福他在长安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语言优美且富有深意,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祝福。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