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天彝山水卷

江上晴云起岛山,行人长慕钓舟閒。
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山水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闲适淡泊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江上晴云起岛山,行人长慕钓舟閒"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晴朗的江面飘着白云,环绕着小岛般的山峦。赶路的行人望着江上悠闲垂钓的小船,流露出羡慕之情。这里用"晴云"和"钓舟"两个意象,营造出开阔明朗又闲适的氛围。

后两句"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笔锋转向天空:一对大雁背着夕阳飞向湘潭方向,诗人不禁联想它们飞到衡阳需要多少时日。这里通过大雁南飞的画面,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静止的山水与移动的行人、飞鸟形成对比
2. 视角多变:从地面行人到空中飞鸟,构成立体画卷
3. 留白艺术: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慕""几日还"等词自然流露情感
4. 生活气息:选取钓鱼、赶路等日常场景,让诗意更接地气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都融化在这幅水墨画般的风景里,读来清新自然又余韵悠长。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