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曲

贺兰烽火接居延,白草黄云北到天。
一片城头青海月,十年沙迹伴人眠。

现代解析

《凉州曲》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

诗的开头“贺兰烽火接居延”,提到了贺兰山和居延这两个地名,暗示了边疆的紧张氛围。烽火是古代传递军情的方式,这里意味着边疆的战事不断,给人一种紧张的压迫感。

“白草黄云北到天”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白草和黄云象征着边塞的荒芜与苍凉,北到天则表达了边塞的广阔无边,仿佛延伸到天际。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边塞的孤寂和艰苦。

“一片城头青海月”引入了夜晚的景象,城头上的月亮映照着青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冷清的感觉。青海的月亮象征着边塞的独特风景,同时也暗示了士兵们在这片荒凉之地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

最后一句“十年沙迹伴人眠”则点出了士兵们在边塞生活的漫长与艰辛。十年的时光,沙尘和战火伴随着他们的睡眠,表达了士兵们长期在边塞戍守的无奈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与战事的紧张,表达了士兵们在这片土地上坚守的艰辛与孤独。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生活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坚韧。

0